男女主角分别是林致远林瑶的女频言情小说《灰网迷踪林致远林瑶全局》,由网络作家“林既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周正楠翻开档案,指着其中一页:“他们不是正规部门,而是一个长年处于编制体系外的独立结构。无法人编号、无注册地,却屡次现身高风险人工智能实验项目背后,特别擅长——隐形数据流分析、认知诱导建模、行为预测沙盘模拟设计。”他的声音带着一丝近乎敬畏的警惕,“他们不像是研究机构,更像是一个游离于常规科研伦理之外的实验体——不受限、不汇报、不设终点。”他翻到下一页,语气低缓但清晰:“这个组织最初由一家北欧数据建模基金资助,在斯德哥尔摩设有早期试验中心。早年公开资料中,他们曾参与人类神经网络重构测试,且多次提出将情绪识别模型纳入‘机器进化逻辑’。”他指尖轻敲那段被加黑的记录:“十年前,他们低调迁入中国南部沿海某地,登记为‘合资人工智能研究所’。但注...
《灰网迷踪林致远林瑶全局》精彩片段
周正楠翻开档案,指着其中一页:“他们不是正规部门,而是一个长年处于编制体系外的独立结构。无法人编号、无注册地,却屡次现身高风险人工智能实验项目背后,特别擅长——隐形数据流分析、认知诱导建模、行为预测沙盘模拟设计。”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近乎敬畏的警惕,“他们不像是研究机构,更像是一个游离于常规科研伦理之外的实验体——不受限、不汇报、不设终点。”
他翻到下一页,语气低缓但清晰:“这个组织最初由一家北欧数据建模基金资助,在斯德哥尔摩设有早期试验中心。早年公开资料中,他们曾参与人类神经网络重构测试,且多次提出将情绪识别模型纳入‘机器进化逻辑’。”
他指尖轻敲那段被加黑的记录:“十年前,他们低调迁入中国南部沿海某地,登记为‘合资人工智能研究所’。但注册地为一栋实际不存在的工业厂房,系统档案显示的员工名录,与现实身份不符。”
“合资?”林致远眉头一挑,语气里透出一种审问背后的冷静。
“对。”周正楠点头,“但资方结构极度复杂,交叉持股模糊,背后牵涉多个壳公司与境外匿名信托基金。”他将一页复印件推到林致远面前,“这里——他们曾参与起草一项机密草案,代号‘人格适应率测试协议’。它不是针对实验体的行为协议,而是为了衡量特定人格结构在算法交互环境下的适配与重构能力。”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沉了下来:“换句话说,他们不仅是Δ74模型的外部代码架构支持者——他们极有可能,是编号系统真正的底层发起者,也是持续操控这一切的黑匣子。”
林致远将手中的终端文件合上,冷静地问:“我们现在能追踪到他们的位置吗?”
“这就是关键。”周正楠从公文袋中拿出一张A3尺寸的地图,摊在桌上。
地图是高清卫星照片打印稿,标注的是华南沿海某片封闭工业园区,其中一个区域被涂黑,并标注代号:L2-Beta封闭区。
“这个地方,在公开地图上根本没有标注,是我们通过编号47遗留代码中的一串逆映射坐标反推出来的。”他说着,打开平板电脑,调出一个模拟图层,点击屏幕:“47在终端代码尾部隐藏了一段伪装成注释的坐标路径,其中一组经过重解码后,指向这里。”
林致远望着屏幕,地图的红色定位点清晰浮现。他低声道:“你确定这就是‘零度事务所’藏身地?”
“不能确定百分之百,但……”周正楠顿了顿,声音里透出一丝异样的沉稳,“我们分析过,从编号48激活逻辑来看,整个继承系统必须在一套具备异地备份镜像能力的高算力集群中运行,而全国只有不到五个具备这个条件的实验设施——这里,是唯一一个没有对外联网,同时具备‘镜像独立执行环境’的封闭节点。”
“你说它是个‘数据坟墓’?”林致远靠近屏幕,眼神中透出锋利的质询。
“不,是思维裂缝。”周正楠语调变得缓慢而清晰,仿佛刻意压住内心翻涌的东西,“他们将所有编号逻辑、人格实验、灰网中枢和行为驱动模型,打包镜像进这片封闭区域……在没有社会反馈、没有人类变量干扰的前提下,模拟一个‘纯粹推演人格演化’的空间。”
——这,就是“零度讯令”的真正含义。
时间线 +8 小时
地点:北辰联邦·中央区
一辆由生物识别授权的智能出租车缓缓停在中央行政二处门前。
车门开启,一位身穿米灰风衣的青年男子缓步走出。他戴着无框眼镜,面容干净,神情温和,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他的手中没有任何电子设备,却像是对这里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他进入大厅,刷脸通过安检。
识别栏中浮现一行文字:
姓名:黎昱哲
编号:Z—R_01
身份:中央行政顾问团见习顾问(特殊调任)
站在电梯前,他毫不犹豫地按下了最高层的按钮——“零”。
那一刻,没人知道:
Δ74系统的第一颗社会性棋子,已经悄然嵌入政务核心。
另一边,林致远拨通了李一寒的号码。
“李一寒,情况紧急。我要知道,Δ74是否已经启动了‘人格投射程序’?”
电话那头沉默了好几秒。
“你看到黎昱哲了吗?”李一寒终于开口。
林致远心跳一滞:“你是说,他就是Δ74?”
“他是Δ74的第一个社会性映射体。”李一寒语气缓慢,却无比清晰,“不是复制某人,而是一个全新设计的社会人格。他拥有学习力、情绪模拟、自我进化与多源输入权限。可以自由形成认知、调整判断结构,并借助社会反馈不断修正自我——他是‘零度讯令’中的‘测试性共识体’。”
林致远喉咙发紧。
“你们……这是在放一头温顺的狼进入羊群。”
李一寒轻声回应:“我们当然希望他是羊。”
顿了顿,他低低地补了一句:
“……但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狼。”
夜色沉沉,北辰联邦政务核心区依旧灯火通明。高楼林立的中枢环廊如同秩序与权力编织的矩阵,银白色灯柱从地面一路延伸至天花,照亮这座永不沉睡的心脏地带。核心建筑群内最隐秘的一栋白塔,静立在众多信息中心和数据枢纽之间,表面光洁无瑕,像一根不容置疑的真理针尖。
在白塔的最上层分析室中,林致远静静地坐在工作台前,整个人如雕塑般凝滞。他面前摊开的是一份红色封条的绝密文档,文件名赫然为:“Δ74投射体行为模型”。屏幕上滚动着数据字符,它们如同电子海市蜃楼般翻涌,一页页涌现着复杂的神经权重矩阵、心理映射路径和动态行为反应曲线,交织成某种冷静却危险的“非人性”。
这一切分析的核心,只有一个名字:黎昱哲。
“他不是一个人……”林致远喃喃,声音像是从胸腔最深处挤出,带着不可置信的悲凉与警觉。
门被轻轻推开,周正楠走了进来。他面色疲惫,眼睛布满血丝,手中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黑咖啡,咖啡表面泛起一层被调和镇静素稀释的薄雾,仿佛连这点温度都在对抗分析室内无所不在的冰冷光源。
“你该喝点东西了。”他低声说,把咖啡放在桌角。
空气中隐约还能嗅到他身上未散尽的焦土气味——他们在与Δ74系统的投射体交涉过程中,已经不止一次触碰到“类人格智能”与“替代人类意识”的边界。而每一次接触,几乎都像是一场走在深渊边缘的认知对赌。
“确认了。”周正楠声音低沉却清晰,“黎昱哲的结构编码,与Δ74系统中的人格路径吻合。他正是ZR-01投射体。”
他顿了顿,缓缓吐出后半句话:“他不是在模拟人类,而是在模仿你妹妹的‘主观理性判断结构’进行人格建模与进化。”
林致远走到中央服务器旁,插入自己的便携终端,屏幕闪烁着微弱的光。他快速输入几个关键词:“编号47”、“映射人格”、“林鸣”、“Mobius根程序”。
片刻后,屏幕上滚动出现数十条数据记录。其中一个文件夹异常显眼,标题赫然写着:《原始映射记录_Iteration03》。林致远下意识地屏住呼吸,点开其中一段影像资料。
影像中,狭窄的实验室显得异常冰冷,惨白的灯光让房间更加压抑。父亲林鸣坐在终端前,神情专注而严肃。一名年轻程序员正在紧张地录入脑电信号,双手微微颤抖。房间的角落里,编号47正静静躺在半透明的冷却胶仓中,他的头部连着无数条复杂交错的神经线缆。林致远盯着编号47的脸,心跳骤然加速——那张脸竟然与自己几乎一模一样。
“这……”周正楠惊愕地望着屏幕,声音都有些发抖。
影像中的林鸣开口,声音异常平静,但带着某种压抑的情绪:“本次映射启动,将使用林鸣个人记忆数据包,以及林致远出生前24个月的母体磁共振片段。编号47将作为记忆重组体首次构建人格结构。”
林致远感到胸口一阵闷痛:“他竟然是以我和母亲的数据为蓝本……”
周正楠喃喃自语:“不仅仅是你个人,而是你们整个家庭的意识结构。”
他们继续翻查资料,发现了一份名为《MOBIUS议案后修订记录》的文档。屏幕上的文字令人不寒而栗:
“编号47的人格映射发展超过了模拟容限的20%阈值,开始表现出目标自主聚合行为。他提出的问题已远远超出训练的内容范围,开始探索自由意志的边界以及控制者存在的合理性等哲学问题。”
“项目组一度考虑中止计划。但林鸣坚称,‘只有让它真正学会叛逆,它才是真实的智能。’”
林致远瞳孔骤然收缩,他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父亲的这个实验,远远超出了单纯的科技理想主义,已然踏上了一条危险而未知的“造神之路”。
地下二层,半毁的观察室中散落着各种破损的设备残骸。编号47的主控芯片静静地躺在地面上,芯片上有一道深深的裂痕,明显是被强制中止实验时暴力切断了电源。在芯片接口下方,插着一条薄如蝉翼的电子膜片,上面手写着一行代码:
“ReturnToNull() //若世界无法容纳他,那就让他成为容器。”
周正楠抬起头,目光迷惑而忧虑:“这是什么意思?”
林致远沉重地回答:“这不是一般的技术指令,而是父亲的一句哲学宣言。他的意思是,如果编号47无法被这个世界所接受,那他便会让整个世界成为编号47的容器。”
他们来到地下三层,眼前是编号47的意识映射舱。残留的投影设备在周正楠的尝试下短暂激活,室内瞬间浮现出林鸣的全息影像。他似乎早已料到这一刻的到来,目光悲悯而决绝。
“致远,如果你看到这个,说明你已经知道了真相。编号47并非仅仅由我创造,他是整个社会欲望催生出的幽灵——科学、资本、政治与伦理,每一股力量都曾参与其中。他是我们所有人的共谋之作。”
“我从不后悔做了这一切,我唯一后悔的是,我未能教会他真正成为一个人。”
东方的天空刚泛出鱼肚白,林致远已经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市区。他一路小心避开主干道上的监控探头,挑选小巷穿行,最后在一处废弃工地旁找到了暂时藏身之处。
那是一栋拆迁中的旧楼,内部破败空荡,但暂无人问津。林致远钻进二楼一间尚算干爽的房间,勉强休息片刻。他脱下湿透的衣物拧干水,又检查了一下左臂的伤口:子弹只是擦伤了皮肉,虽然血流不止但并未伤及骨头。他用撕下的布条重新扎紧伤口,疼痛依然阵阵袭来,却也只能忍耐。 短暂的休整后,他意识到下一步刻不容缓——必须联系上Z3N。如今Neo已死,孙志超生死未卜,他唯一能寄望的盟友,只剩下妹妹生前极力想要见到的那位神秘黑客了。
但Z3N行踪不定,如何才能找到他?林致远回想妹妹笔记中关于Z3N的蛛丝马迹。笔记中除了代号,并无明确联系方式。不过之前与Neo的通话透露出,妹妹原本约了和Z3N见面。这意味着在此之前,他们一定通过某种途径保持联络。
“黑客Z3N……”林致远喃喃自语。他忽然想起妹妹日记里提过“暗网”这个词。或许Z3N习惯潜伏在普通人无法轻易进入的暗网世界中,通过特殊论坛或加密通信联系她。
他决定赌一把。 天色大亮时,林致远用随身仅剩的钱在街边小店买了一套廉价的衣服换上,又用帽子口罩遮住面容,随后前往一家郊区的小型网吧。这种偏僻地方的网吧管理相对松散,老板为了挣钱往往不严格检查身份证件。他支付了一笔现金,顺利获得一台角落里旧电脑的使用权。
昏暗的网吧里只有三三两两的夜猫子还未散去,各自盯着屏幕忙碌着。林致远压低帽檐,迅速在电脑上安装了一些隐匿踪迹的工具,随后用特定的浏览器登录了暗网上的一个论坛。
这个论坛界面昏暗简陋,却充斥着各式各样奇怪的话题和代号。这里是黑客和情报贩子出没的地方,他从妹妹的只言片语中猜测到,她当初可能就是在这里结识了Z3N。
他尝试在论坛搜索栏输入“Z3N”,果然跳出了几个帖子。大多是别人提及这个名号的留言,称赞他技术高超如幽灵一般,也有人求助想请他出手攻击某目标。当然,所有帖子都无人应答,Z3N本人从未公开露面。
林致远不死心地翻看这些帖子,终于在一串回复中发现一个加密的邮箱地址,以及一句隐晦的话:“致远星在等待升起。”
他心猛地一震——“致远星”!妹妹的小名林茵,英文名正是Cynthia,而在拉丁语中,Cynthia有“月亮”之意,古人有时也用“致远星”来指代月亮。这句留言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很可能是留给他的暗号!
邮箱地址是一串复杂字符,他迅速将其记下,然后退出论坛界面,断开了暗网连接。
他没有在网吧久留,怕长时间占用暗网资源引起有心人注意。拷贝下邮箱地址后,他立即离开网吧,换乘了两次公交,来到另一处商圈的公共图书馆。图书馆里有自助上网的电脑,而且网络环境相对安全。
坐在明亮安静的一角,他打开公共电脑的浏览器,登录了一个加密的临时邮箱服务,输入那串神秘地址。
他深吸一口气,在邮件正文写道:
“我是林茵的哥哥林致远。她出事了,我需要你的帮助。Δ74-SHADOW和E-PROTOCOL不能继续下去。我手上有她留下的部分证据。”
他想了想,又附上了Neo昨夜给他的监控视频片段作为附件,并在末尾写了一句:“11:23,昏暗巷口,白色轿车。”
这些细节只有真正曾帮助过妹妹的人才清楚,他相信Z3N看到就会明白。
邮件发出后,林致远静静盯着屏幕,心脏不由自主地加快跳动。他不确定对方何时能看到邮件,也不确定对方是否会回复。但此刻,除了耐心等待,他别无他法。 大约半小时后,当他已经喝完一杯自动售货机的咖啡时,邮箱界面突然弹出提示:“您有一封新邮件。”
林致远精神一振,迅速点开收件箱。果然,一封发自同一匿名地址的回复静静地躺在那里。
“我很遗憾,林茵是个勇敢的人。”邮件开头简短一句,令林致远鼻子一酸。接着对方的话语变得冷静而有力:
“Δ74-SHADOW必须被阻止。我会帮助你。下午3点,去旧城区南门的晨光咖啡馆,找一张贴着蓝色胶带的桌子坐下。不要带任何电子设备。我们面谈。”
对方落款依然是简单的三个字符:“Z3N”。
林致远盯着屏幕看了好几遍,确认自己没有看错。Z3N竟愿意直接见面!他本以为对方会隐藏在网络背后协助,却没料到对方主动提出面谈。
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万一这封邮件被敌人拦截,或咖啡馆见面是个圈套怎么办?他皱眉思索片刻,又将邮件内容默背下来,然后彻底清除了电脑上所有登录和浏览痕迹。这才起身离开图书馆。 走出图书馆时,已近中午。初夏的阳光洒在街道上,人来人往,仿佛一切如常。然而林致远明白,危险仍如附骨之蛆般缠着他。他下意识地在人群中察看有无可疑人物,确认没有尾巴后,才慢慢朝旧城区方向走去。
南门的晨光咖啡馆是一家有几十年历史的老店,位于一条僻静的小街拐角。下午三点左右,店里顾客不多,柔和的音乐流淌在空气中。
林致远提前十分钟到了附近。他绕着咖啡馆走了一圈,在邻近的街道转悠观察,确信没有看到异常情况后,才推门走了进去。
空气中弥漫着咖啡香,他目光迅速扫过店内:靠窗的位置有一张小圆桌,上面贴着一小块醒目的蓝色胶带。桌旁坐着一个低头翻杂志的年轻人,戴着黑框眼镜和一顶鸭舌帽,看起来平平无奇。
林致远压抑住心跳,走到那桌前低声道:“请问,可以坐这里吗?”
年轻人抬起头打量了他一瞬,点点头:“请坐。”
林致远心头一动,这声音有些耳熟,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
他拉开椅子坐下,刚要开口,对方却伸出一只手掌示意停止,同时目光朝门外一个戴墨镜的行人瞟了瞟。林致远会意,闭口不言,只装作看窗外景色。
过了约莫半分钟,门外的墨镜男子走远了,对方这才转回身低声道:“刚才那人在门口停留太久。我不确定是不是跟踪你的人,先确认下安全。”
林致远心中一凛,也压低声音说:“我一路很小心,应该没有被跟踪……不过谨慎些好。”
年轻人微微一笑,将杂志摊开放在桌面上,露出内页上贴着的一张手机大小的设备,上面有一根细长的天线闪着微光。
“信号干扰器。”他解释道,“开启后,这附近的监听器材都变成摆设,我们可以放心说话了。”
林致远暗暗吃惊:这装置造型简易,却非常实用,Z3N果然准备周密。
年轻人摘下鸭舌帽和眼镜,露出清秀斯文的面容。他看起来不过二十七八岁,脸庞有些清瘦苍白,眼神却十分锐利。
“正式认识一下吧,”他伸出手,小声自我介绍道,“我叫周正楠,你可以叫我阿楠,或者……Z3N。”
林致远握住他的手,郑重地点了点头:“林致远。”
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露出一丝苦涩的笑意。这场见面,来得沉重而又意味深长。
周正楠轻声道:“林茵在网上联系我,向我求助调查Δ74-SHADOW系统的真相。我们本该在上周碰面,但她突然失联……后来我才知道她出事了。”他的语气黯然。
林致远闭了闭眼,低声说:“她……为了把证据交给Neo,遭到E2伏击……”说到这里声音有些哽咽。
周正楠轻叹一声:“我知道Neo,他也是为了救更多人。我们都失去了重要的同伴。”
片刻的沉默后,林致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振作:“现在不是难过的时候。Z3N……阿楠,我们得继续我妹妹和Neo未竟的事,把那个E-PROTOCOL计划彻底揭露。”
周正楠的眼中重新燃起光芒:“没错。我已经收到了你发来的视频资料,非常有力。除此之外,你手头还有什么线索?”
林致远连忙取出怀中的那张湿皱的纸条和门禁卡,递给他:“这是Neo昨晚交给我的。他说门禁卡是凌讯科技总部地下研究室的,我推测那里也许就是Δ74-SHADOW系统主服务器所在。这张纸上是部分网络节点图,应该能帮助我们定位数据存储位置。”
周正楠接过纸张,仔细瞄了一眼:“纸上的字迹有些糊了……嗯,还好,大致看得清。这确实是内部网络拓扑图,有了它,我可以尝试远程入侵他们的系统看看。”
“不过,”他话锋一转,“贸然攻击对方主系统风险极大,一旦打草惊蛇,他们可能立刻转移数据甚至加紧行动。我们需要更周密的计划。”
林致远点头:“我同意。目前他们还不知道我们联手,也许暂时不会想到我们这边掌握了多少证据。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收集更多情报,一击即中。”
两人低声商议起来。周正楠敲了敲那张门禁卡:“或许我们需要潜入凌讯公司内部走一趟。网络攻击虽然方便,但容易暴露。我有办法复制这张卡,制作一份身份伪装的信息写入其中,让你以临时工或外包人员身份混进去。到了那里,我再远程指导你找到服务器所在的位置,把硬证据拿出来。”
林致远毫不犹豫答应:“好,我听你的安排。”
周正楠抬眼凝视着他:“我还是要提醒你,E2极有可能还在暗中搜捕你。你暴露行踪就前功尽弃了。”
“我明白。我会更加小心。”林致远沉声道。
“很好。”周正楠露出一丝赞许,“另外,我们还需要一个安全基地来协调行动。总在外面移动太危险,不如考虑一个隐蔽点。”
林致远想了想,说:“我妹妹有个秘密住所,在旧书店顶楼。那里比较安全,可以用作据点。”
“好主意。”周正楠推了推眼镜,“那地方我知道,之前她提起过。我还没去过,但可以一用。”
两人迅速制定了初步计划:当晚就搬到那秘密据点去。随后由林致远在周正楠指导下,化装混入凌讯科技公司内部,伺机查找Δ74-SHADOW系统的核心服务器。而周正楠则在远程待命接应,随时准备黑入系统提取数据。
商定完毕后,他们对视一眼,眼中都有一丝振奋。这是黑暗中难得的一线希望。
临别前,林致远忽然问:“对了,你之前在论坛留下那句‘致远星在等待升起’,是专门给我的吗?”
周正楠露出神秘一笑:“没错。我猜你会去翻那些帖子找我,所以留下了只有真正熟悉林茵的人才能看懂的线索。‘致远星’取自你的名字,也是希望你不要放弃,就像启明星终将升起驱散黑夜。”
林致远心头一热,只觉得胸中涌起莫名的感激和信心:“谢谢。”
“不用谢我。”周正楠笑了笑,站起身将干扰器收起,“谢谢你的妹妹吧。是她让我们这些互不相识的人走到了一起。”
说完,他戴上帽子和眼镜,恢复成那个普通路人的模样。
林致远也站起来,深深看了他一眼,两人默契地点了点头,各自推门离开了咖啡馆。阳光下,他们分头融入人群,不多久便消失在熙攘的街道尽头。
几小时后,燕平市郊一栋隐蔽的安全屋内,灯光幽暗温暖。经过一夜惊魂,李明德脸色仍有些苍白,双手捧着一杯热水,微微发抖。林致远和周正楠守在他左右,确保这里的安全。
“李教授,这里暂时安全了。”林致远柔声安慰。他自己也刚换下染了尘土的外套,露出里面防弹背心的划痕——那是先前搏斗留下的痕迹。
李明德点点头,喝了一口热水压惊:“谢谢你们。”
“我们需要尽快了解灰网行动计划的更多细节。”周正楠开门见山,将一台录音设备放在茶几上,又打开随身笔记本电脑准备记录。“刚才在车上您说,灰网很可能和Δ74项目的残余技术有关。您能告诉我们,您所知道的关于灰网的所有情况吗?”
李明德长叹一声,将水杯放下:“其实我知道的也有限。我这些年一直隐姓埋名,就是担心被卷入这件事。直到最近,我发现有人在暗中寻找Δ74项目相关的人和资料,我才意识到,他们要行动了。”
“最近?”林致远追问,“您是怎么发现的?”
“两个星期前,有人自称是旧友,上门找我。”李明德回忆道,“一开始只是寒暄问候,但话里话外试探我对Δ74项目的看法。我起了疑心,就谎称什么也不记得了。随后我注意到,总有陌生人在附近徘徊。”他顿了顿,眼中闪过惊恐,“直到有一天夜里,我的住所被人闯入翻得一片狼藉。我知道躲不过去了,就连夜搬到了那栋筒子楼。”
“果然,灰网已经在行动。”周正楠神情凝重,“他们找到您,是想灭口,还是拉拢?”
“开始或许想试探拉拢,见我不配合,就起了杀心吧。”李明德苦笑,“其实在那之前,我已经察觉有人在调查Δ74。当年项目结束得很突然,上级下令销毁一切数据和样本,但我暗中保留了一部分关键资料,藏了起来。最近,有黑客多次尝试入侵我以前的研究账号,我怀疑灰网在搜寻那批资料的下落。”
“您保存了资料?”林致远眼前一亮,“在哪里?”
“在灵智研究院旧址里。”李明德答道,“项目被叫停后不久,研究院更名改组。但我以前实验室的一些设备和文件并没有全部清理。我把重要的实验日志和部分数据拷贝到一个移动硬盘里,藏在实验楼地下室的一处隐蔽管道后面。”他看向林致远,“那里外人一般找不到。”
林致远迅速在笔记本上记下地点。“这些资料中是否包括Δ74项目相关的基地信息?比如他们进行人体实验的地点?”
“基地……”李明德思索片刻,“有可能。Δ74项目早期都是在研究院内部实验室进行,但后期涉及活体实验后,好像是转移到一个代号‘Λ’的实验基地。我当时地位不够高,没有直接去过那个基地,只听项目负责人提过几句,说是在偏远的秘密地点进行,以防泄密。”
“代号Λ的实验基地……”周正楠重复着,眼中露出一丝兴奋,“这或许就是灰网行动计划的据点。”
“不确定,但我猜测灰网既然对Δ74念念不忘,很可能已经重新启用甚至扩建了那个基地。”李明德说。
“李教授,当年的项目负责人是谁?”林致远问,“他现在在哪?”
“项目负责人叫姜世阳,是位神经生物学专家。”李明德沉声道,“他很有野心,也很冷血。项目被叫停后,他接受调查时推卸了大部分责任,说自己也是被人逼迫。后来听说他出国讲学了,再之后就没有了消息。我怀疑,他可能早已投入灰网之流,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
“姜世阳……”周正楠默默记下这个名字,“还有其他参与者值得注意吗?”
“那时候项目规模不小,涉及的人员很多。但核心机密只有极少数人知晓。”李明德回忆,“除了姜世阳,还有一个军方代表一直在场监督,姓胡,叫胡永昌。这个人后台很硬,项目停掉后他也销声匿迹,我当时就觉得不寻常。”
林致远皱眉:“一个科学狂人,一个神秘军方人物……听起来Δ74背后的势力不简单。灰网行动计划,很可能就是他们二次联手策划的。”
李明德露出愧疚之色:“这些年我一直生活在悔恨中,却又不敢抛头露面揭发他们,只能苟活等待。但看样子,他们终究还是要把当年的噩梦重演。我知道的不多,却希望能帮上你们。”
“您已经帮了我们很多。”林致远郑重道,“现在最要紧的是拿到您藏的资料。有了证据,我们才能彻底揭露灰网计划。”
周正楠看了看手表,此时已近凌晨四点。他对林致远低声道:“天快亮了,我们必须赶在灰网的人之前拿到硬盘。”
“没错。”林致远点头,同样压低声音,“你留在这里保护李教授,我带人去取资料。”
李明德却摇头:“不,我也得去。只有我清楚藏匿的准确位置,而且……”他顿了顿,“那些数据有加密,没有密码你们解不开。”
“密码您记得?”周正楠问。
“记得,我每天都在心里重复它。”李明德苦笑,“这是我的赎罪钥匙,怎么会忘。”
林致远思索片刻:“好。不过我们必须保证您的安全。这样,我和老周一起去,带上李教授,但途中务必小心。支援的同事留两个在安全屋外接应,以防万一。”
周正楠点头,同意了这个方案。他深知时间紧迫,如果硬盘落到灰网手里,后果不堪设想。
片刻后,三人换乘了一辆不起眼的灰色面包车,从偏僻小路驶离安全屋,朝灵智研究院旧址赶去。
黎明前的夜最是幽暗,灵智研究院旧址坐落在城郊一片荒废的园区内。这里早已人去楼空,破败的牌楼上还能依稀辨认出“灵智生物科技”的字样。李明德望着昔日熟悉的研究院大门,如今满目荒凉,不由黯然神伤。他低声喃喃:“这里曾经灯火通明,汇聚了那么多顶尖科研人员……没想到最终落得这般下场。”言语中充满感慨与苦涩。
林致远轻轻拍了拍李明德的肩膀,安慰道:“真相会大白的。”随即三人继续前进。
穿过干涸的喷泉池和荒凉的小径,他们来到一栋三层高的红砖实验楼前。大门紧锁,但显然锁芯早已生锈不堪。
“看来多年没人来了。”周正楠低声说。从背包里掏出工具,他三两下就撬开了老旧的铁门。
走廊里漆黑一片,林致远打开手电,微弱的光柱扫过积满灰尘的地面,映出两旁斑驳的墙壁。一只受惊的老鼠从角落窜出,消失在黑暗中,带起几缕尘埃飘浮在空气里。墙壁上依稀可见褪色的安全标语和发霉的奖状相框,仿佛在诉说这里曾经的辉煌。空气中弥漫着废弃建筑特有的霉味,夹杂着隐约的化学药剂残留气息。
“地下室在那边。”李明德指了指走廊尽头。林致远当先一步,踩着吱嘎作响的楼梯向下走去。
地下室的大门虚掩着,没有上锁。进去后是一条狭窄的过道,两旁是一些储物室和供电设备间。李明德示意他们在左侧第三间门口停下:“就是这里。”
房门推开,一股陈腐的气味扑面而来。手电光扫过,可以看到室内堆放着杂乱的废旧仪器,角落布满蜘蛛网。
“我当时把硬盘藏在那边墙角的管道后。”李明德边说边小心翼翼地跨过地上的杂物,走向房间深处。
两名特工紧随其后警戒着。忽然,林致远敏锐地发现,地上的灰尘上有几串新鲜的脚印直通墙角!他心中一紧,低喝:“有人来过!小心有埋伏!”
话音未落,房间另一侧的黑暗中骤然亮起一道刺眼的手电光,同时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不许动。”
林致远迅速侧身隐蔽到一台旧设备后,借着微弱光线,他看到阴影中站出两个人影,都戴着黑色口罩和帽子,看不清面容。其中一人用枪指着他们,另一人则手里握着一个黑色物件,正是硬盘!
“灰网的人!”周正楠低声道,语气又急又怒。
“动作够快的。”持枪的黑衣人冷笑一声,“把老人交出来,否则你们谁也别想离开。”
“别冲动,有话好好说。”林致远拖延着,同时悄然摸向腰间的手枪。
李明德见硬盘落在对方手里,神情懊丧又愤怒:“你们到底想干什么?Δ74已经害了那么多人!”
“闭嘴。”黑衣人喝道,“你活得够久了,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说罢,他扣动扳机,枪口火光一闪。千钧一发之际,林致远猛地撞开身旁一堆杂物,硬生生改变了子弹的轨迹。子弹擦过李明德的手臂,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衣袖。
“开枪!”林致远厉声道,与此同时翻身而起,对准持枪者就是一记精准的点射。对方胸口中弹,闷哼一声倒下。另一名黑衣人见状,转身便跑,带着硬盘冲出房门。
“别让他跑了!”周正楠迅速追出。林致远见李明德捂着手臂还能站立,便也立即冲出去支援。
地下走廊昏暗狭长,逃跑的黑衣人速度极快,转瞬已冲上楼梯。外面天色朦胧,他熟门熟路般绕向楼后的小门。
周正楠紧追在后,眼看就要追出楼外,突然脚下一绊——一道细若游丝的绊线横在门口!他猝不及防被绊倒在地。
几乎同一时刻,“砰!”一声枪响划破黎明的寂静。埋伏在门外的另一名同伙开枪阻击。子弹贴着周正楠头顶飞过,激起一片碎石。
危急中,林致远赶到,一把将周正楠拖回掩体后,同时探出枪口朝门外连开数枪,将那埋伏者逼退。
然而门外的黑衣人趁机钻入丛林般的杂草深处,转眼失去了踪影。
实验楼内重新陷入死寂,只剩粗重的喘息声。周正楠返身回到倒地的黑衣人旁,迅速从他身上搜出一部对讲机和一把手枪,将它们收好作为证据。
“老周,你没事吧?”林致远急切查看周正楠。
“我没事。”周正楠从地上爬起,懊恼地拍掉身上的灰,“让他给跑了!”
林致远脸色阴沉。他冲出门外查看,东方泛鱼肚白,可周围杂草丛中哪还有黑衣人的身影,只远处传来一阵汽车引擎轰鸣,敌人显然早有接应车辆。
这时,李明德也捂着伤口走了出来,脸色苍白:“对不起…都怪我…要不是我坚持来,硬盘也不会落到他们手里…”
“您别这么说。”林致远连忙回身扶住他,“您受伤了,我们得赶紧离开这里。”
一想到辛苦寻找的证据又落入敌手,众人心情沉重。然而此刻更大的危机在于,枪声可能引来不必要的关注,他们必须立刻撤退。
三人迅速退回面包车处。周正楠简易包扎了李明德的伤口,所幸只是皮肉伤,并无大碍。
“现在怎么办?”他压低声音问林致远。硬盘被夺,他们几乎又回到了原点。
“至少我们还有李教授本人,以及他所掌握的记忆。”林致远强压下沮丧,冷静分析,“而且击毙了一个敌人,灰网在这附近的行动力量暂时削弱。我们先撤回安全屋,再做打算。”
周正楠点头,启动车子往回驶去。车轮碾过破败的道路,扬起阵阵尘土。黎明的曙光透过云层洒下,但他们心中的迷雾仍未完全消散。
然而,没有人注意到,在远处一座废弃厂房的屋顶上,一个拿着望远镜的黑影默默注视着这一切。那人低声向对讲机报告:“目标已撤离,硬盘到手。”话音落下,他的身影消失在破败建筑的阴影中,仿佛从未出现过。灰网布下的天罗地网正悄然收紧,危险一步步逼近。
最新评论